英语系
新闻公告  
本系概况  
师资介绍  
人才培养  
学术研究  
学习园地  
学生风采  
特别推荐  
学生风采 首页 > 英语系 > 学生风采 > 正文

访 谈|外刊并没有想得那么遥不可及

  “气质美如兰,才华馥比仙。”她喜欢阅读,热爱音乐。她敢于不断尝试新鲜事物,感兴趣于性别研究和比较文学专业方向。她将“灰度认知,黑白抉择”作为自己的座右铭——来自于2014级英语2班的张沛,在 Journal of Literature and Art Studies(Issue 12 Vol. 7 December 2017, pp. 1540-1542)上发表了文章 Indeterminacy and Concretization: Analysis of Howard Goldblatt’s English Translation of Wolf Totem,还在 Studies in Literature and Language(Vol. 13, No. 6, 2016, pp. 57-60)上发表了文章 Intra-Lingual and Inter-Lingual Errors in Chinese College Freshmen’s English Writing。

  我们对张沛进行了深度采访,让她来告诉大家:外刊,并没有想得那么遥不可及。


IMG_6634.JPG


Q:文章的灵感来源于何处?有没有在多个选题间纠结?最终是如何定题?


A:第一篇文章的灵感来自于闫静老师指导的SRTP项目,在项目中积累了一些关于大学生写作中语法错误的研究资料,所以最终打算和邵岳亮学长一起写出一篇文章。至于第二篇文章,其实我最初想写的是女性主义,但当我把这个想法跟当时的SRTP指导老师王鹏飞老师沟通过后,他建议我换个方向,因为“女性主义”的可研究性较小,作为当下比较热门的一个话题,可创新性也较小,王老师建议我考虑以当时新晋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为切入点研究东方主义。但我对莫言作品接触并不深,所以我就想能不能从我看过的书中挑一本来写,后来我们商量之后,老师给我提议说可以用翻译的方法和理论研究一些译本。然后我们就选了《狼图腾》。因为这本书不是很难,而且它的译者葛浩文在研究界也很有名。所以就决定从他的译本里研究分析他的处理方法、策略。


IMG_6635.JPG


Q:写作期间遇到过什么问题吗?


A:当然有遇到困难啊。一是理论创新性。还记得当我把论文初稿给老师看的时候,老师就说这个写得太浅了,水平不够,大家都可以写出这样的,应该要有自己独特的创新点,所以后来我加了很多内容,也几乎重新读了一遍文本。二是研究过程中的工作量。在写第一篇论文时,我们需要读几百份交大大一学生大学英语四级考试的作文,统计不同错误类型并进行整理和分类,每个作文都要一句一句看,然后一个一个毛病挑,后来再一个一个整理,在搜集材料整理归类这方面下了很大功夫。还要统计比如说总共有230个错误,其中语类错误里面的介词误用占了几个,再求出它所占的比例等等。语言学论文后期分析不是很难,但前期的工作量比较大。


IMG_6636.JPG


Q:修改过几次稿子?


A:修改了至少四次吧。第一稿就是改格式,王老师很严格,不把参考文献、标注摘要全部按格式改对,他是不看的。第二稿就是改整体布局,一开始我的分类比较浅显,仅仅从人物时间场景去分析不定点,后来在老师指导下又加入文化负载词这个分类。第三稿大概就是内容上的调整吧,老师会指出当前论文哪些材料选的不够好,不够有代表性,然后就要重新找,这个工作量还挺大的。第四稿就是改些小毛病,像用词,语法方面的。


Q:我们了解到您的论文从投稿到发表,这中间的周期很长。您是怀着怎样的一种心情在等待的呢?


A:我第一篇论文确实写出来花了很长的时间才发,大概一年吧。到后来我都快忘了这回事了。但当学长告诉我发出来之后还是超级激动的。至于等待的心情......其实也没有一直在等待吧,因为平时都有其他的事要做,没有一直在想什么时候会发出来,自己努力写了也努力投了,之后就随缘吧。哈哈,可以说是佛系投稿了。


IMG_6637.JPG


Q:对那些帮助过自己的老师有什么话想说吗?


A:当然是很感激老师啦。闫静老师很严谨,她也是教我们学术论文阅读和写作的老师。方法指导上也很感激她,正是有了她的指导,我才学会怎样去构思一篇文章,怎么写论文。还有王鹏飞教授,他对待同学非常热心,给了我很多建议和指导。其实每一位教过我的老师都挺感激的,毕竟学习英语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每个老师都能教给我们不同的东西。总之非常感谢各位老师。



采访/郭晓文

编辑/胡蕤

Baidu
sogou